Top 6 Apps Similar to 黃帝內經

中医名著 1.8.5
Stoxline
中医名著,包括: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本草纲目》《难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《温病条辨》《汤头歌诀》《药性歌括四百味》《濒湖脉学》《金匮要略》《医学三字经》。
黄帝内经 1.4
wcwong1
《黄帝内经》分《灵枢》《素问》两部分,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,为医家、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,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。在以黄帝、岐伯、雷公对话、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,主张不治已病,而治未病,同时主张养生、摄生、益寿、延年。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(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),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。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、病理学、诊断学、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。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“藏象学说”等。
傷寒雜病論 1.6
wcwong1
《傷寒雜病論》是中國最早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。作者是張仲景。成書約在公元200年~210年左右。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,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。《傷寒雜病論》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、癥狀、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,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「六經分類」的辨證施治原則,奠定了理、法、方、葯的理論基礎。至今仍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。《傷寒雜病論》其中最主要的部份,被稱為《傷寒論》,創設六經辨證,並列方治,用以治療外感傷寒。於內傷雜病上,於霍亂病、百合病、陰陽毒、瘧病、虛勞、瘀血病、胸痹病、水飲病、咳嗽病、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入,依病名分類,列方處置,稱為《金匱要略》,獨立成書。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訂和發行,我們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訂本。除重複的藥方外,兩本書共載藥方269個,使用藥物214味,基本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。這兩本書與《黃帝內經》、《神農本草經》並稱為「中醫四大經典」——四部經典,張仲景一人就佔了兩部。(另有一種說法,中醫四大經典為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難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、《神農本草經》。)
神農本草經 1.7
wcwong1
《神農本草經》,藥學著作。簡稱《本草經》或《本經》。約成書於秦漢時期(一說戰國時期,一說成於漢代)。本書總結了古代醫療實踐所得藥學成就。是我國最早的藥學著作。《神農本草經》形成了我國藥學理論體系,奠定了我國藥學基礎,後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礎上產生髮展起來。原書早已失傳,其主要文字則經輾轉引錄,仍保存於《證類本草》等書中。明以後刊印的多種題名《神農本草經》的書,都是後代的輯佚本。書中除包括了藥物總論的序例外,收載藥物365種,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(類)。其中上品、中品各120種,下品125種。在藥物理論方面,書中提出了藥有君臣佐使,陰陽配合,四氣五味,七情和合等藥物學理論。並介紹了每種藥物的別名、性味、生長環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。本書有較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和醫學科學價值。《神農本草經》所載藥物的功用和主治絕大多數都能驗之於臨床,一直沿用至今。其中有些為世界最早之發現,但其內容也摻雜一些糟粕。現存最早的輯本是明.盧復輯本。而流傳較廣的為清.孫星衍等氏輯本、清.顧觀光輯本及日本.森立之輯本(後三種輯本1949年後均予重印)。
戰國策 1.8
wcwong1
《戰國策》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。全書按東周、西周、秦國、齊國、楚國、趙國、魏國、韓國、燕國、宋國、衛國、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,共33卷,約12萬字。《戰國策》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,也可說是縱橫家的實戰演習手冊。本書亦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,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。《戰國策》的思想內容比較複雜,主體上體現了縱橫家的思想傾向,同時也反映出了戰國時期思想活躍,文化多元的歷史特點。《戰國策》的政治觀比較進步,最突出的是體現了重視人才的政治思想。《戰國策》一書是遊說辭總集,幾乎所有縱橫家謀士的言行都在此書。有三大特點:一智謀細,二虛實間,三文辭妙。
《中国古代四大名著》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》 1.0.2
禁书网
中国古代四大名著,又称四大小说名著,简称四大小说,是指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红楼梦》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。